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在此次任務中,保障航天員出艙的專用移送座椅,由來自重慶兩江新區的創新團隊“量身定制”。

△“神十四”航天員出艙專用移動座椅
此次打造的座椅能保障航天員返回地面后,短期身體適應的需求,可有效應對長時間失重狀態,對航天員骨骼、肌肉、血液等帶來的影響。

△“神十四”返回地球,航天員順利出艙
這個創新團隊是由兩江協同創新區3D打印協同創新中心和蕾奧無限空間組成,擔負此次“神十四”航天員出艙座椅研發設計工作。
團隊在“神舟十三”專用座椅的基礎上,著重在舒適性、通過性、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設計改進與迭代升級,成功開發出“神舟十四”專用座椅,滿足了航天員從坐立到平躺的舒適支撐,提供了從乘坐到抬送多狀態轉換的便捷操控,完成了從輕量化到安全性的平衡和驗證,為航天員后續執行更多飛行任務提供了更好的硬件保障。

△無限空間工業設計西南創新中心
隨著航天飛行任務增加至常態化,相比以往幾代座椅的設計,此次設計團隊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和碳纖工藝等,為專用出艙座椅解決諸多的技術與工藝難題,滿足了嚴苛的航天任務需求,圓滿完成此次航天保障任務。

△3D打印航天員出艙座椅
新聞多一點》》構建3D打印全生態
3D打印協同創新中心依托明月湖超精密增材制造共享服務平臺成立。
中心負責人表示,入駐兩江協同創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及機構中,有10余家從事與3D打印相關的設備、材料和應用產品研發,3D打印的研發和產業區域集聚性日益增強,中心將以擴大3D行業市場為導向,以資本投資和平臺引導為抓手,推動建設一個“院校—企業—上下游—政府”協同的產業基地和經濟可持續的產業中心,構建市場拓展、技術產品化、服務全面的3D打印“全生態”。

△明月湖超精密增材制造共享服務平臺
同時,將充分發揮摩方精密、無限空間、三維增材科技等入駐企業與合作伙伴在研發、生產、平臺方面的產業化優勢,積極整合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哈工大重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術理論創新優勢,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
下一步將在兩江協同創新區打造3D打印集聚基地,設置超大型打印區和一般打印區、生產區等區域,集聚3D打印企業、院校,對3D打印進行聯合開發,提供稅收、人才等政策支持,最終形成全體系的3D打印技術服務能力。
部分資料來源:重慶發布
通訊員:兩江協同創新區公司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