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江新區正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在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的進程中扛起兩江擔當、展現兩江作為。6月9日,已覆蓋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中聯重科集團落戶兩江新區龍盛新城的隨車起重機智能制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中聯重科布局西部的首個起重機“燈塔工廠”正式“起航”。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黎,兩江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蔣興益,中聯重科副總裁、工程起重機分公司總經理羅凱,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出席活動。

張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重慶和兩江新區產業發展核心區的龍盛新城,正著力增強產業引領功能,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引領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領頭羊、排頭兵。中聯重科重慶基地隨車起重機項目的開工建設,將為龍盛新城的產業發展“錦上添花”,也將為兩江新區高標準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力。下一步,兩江新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市委“33618”現代制造業規劃部署,全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努力為全市高端制造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該項目總投資16億元,占地面積350畝,年規劃產能56億元,設有產線22條,每年制造超2萬臺高性能,直臂式隨車吊和折臂式隨車吊。

全廠共采用各類機器人200余臺,平均每15分鐘下線1臺隨車吊。項目采用智能化立體庫存儲,物料空中輸送,智能設備100%實時數據采集。項目還將通過智能物流、智能信息流等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先進制造工藝與數據智能分析決策相結合,將有效提高產品合格率、降低制造費用、縮短交期,并全面達標排放。

△中聯重科重慶基地隨車起重機項目效果圖。(中聯重科供圖)
“重慶基地將以先進制造工藝為核心,以智能化、國際化、生態化為目標。”中聯重科集團副總裁羅凱說,重慶基地建成后,項目單位面積產值、人均產值均將達到行業最高水平,成為 “國內領先 國際一流”的隨車吊制造“智慧工廠”。
據悉,中聯重科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研發制造,是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位居全球工程機械企業第5位。公司擁有6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次榮獲國家專利金獎,是中國“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企業。

△中聯重科“燈塔工廠”效果圖。(中聯重科供圖)
本次在渝投資布局隨車起重機項目,作為中聯重科“十四五”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將利用其在起重機行業的先進技術積累,深耕5—200噸隨車起重機市場,投資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隨車起重機“燈塔工廠”,成為中聯重科智能制造工業4.0樣板項目。
據了解,實施智能化改造是深入推動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途徑之一。僅2022年,兩江新區規上高端裝備企業年研發費用達到13.32億元、增長47%,建成高端裝備領域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7家,累計獲得國家或市級首臺(套)保險補償項目19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取得較好成效。
兩江新區持續推動高端裝備產業重點領域集聚發展,已構建以三一重工等為龍頭的工程機械裝備產業,以海裝風電等為龍頭的能源裝備產業,以中車長客等為龍頭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以康明斯等為龍頭的動力裝備產業,以發那科、川崎、華數為代表的智能機器人產業,以及以遠達環保、耐德工業等為代表的環保裝備產業等高端裝備產業體系。
目前,兩江新區正加快推進高端裝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增強產業能級和競爭力,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協作互動的產業生態圈,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數字轉型、推進綠色制造、發展服務型制造,打造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裝備產業高地。截至2023年一季度,兩江直管區聚集規模以上高端裝備企業62家,裝備產業實現產值74.1億元。
通訊員:龍興公司
部分資料來源:重慶兩江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